乡村振兴,逐梦青年——创真·现代化新型农业研究讲座
日期:2021-03-12  作者:  浏览量:277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协调促进我国农业发展问题已成为现实之需,如何有效将农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开辟出“+旅游”、打造现代科技农产品等创业新路径也是当下我们作为青年学子值得思考与创新的重要问题。汉口学院创业教育学院为进一步创新武汉市“新青年下乡”的活动形式,提升活动实效,在武汉市团市委的领导下,于2020年9月20日上午九点30分在汉口学院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主办了“武汉创真·现代化新型农业研究讲座”。

9月20日上午九点前,创业教育学院的学员们早已在学术报告厅楼下静待入场,工作人员坚守各自岗位:进口处耐心细心地为参会嘉宾及学员们测量体温,引导嘉宾、学员们有序入座。一切准备就绪,讲座正式开始!

讲座伊始,主持人介绍了此次参会的嘉宾,他们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星明教授、校团委副书记马朝冲老师、学工部万颢桢老师、校办公室李勇老师、校团委学生副书记任志强学长、龙昀学长。

也许很多同学会问,创真到底是什么?校团委副书记马朝冲老师为我们解释了创真的来历。由我校2018年优秀毕业生王为同学成立的武汉创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有机蔬菜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开辟有机蔬菜食品市场,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和社会效益的共赢。马老师也详细地介绍了创业教育学院的组织性质及活动特色,鼓励我们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把握机遇,走出校门,积极创新、敢于实践,争取为我国的农业做出更大贡献。

创业教育学院秉承点燃创业激情,培育创业精英的宗旨,在2019-2020学年度创业教育学院开设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子。他们是优秀院系负责人:

管理学院:肖颖莹

文法学院:罗俊洁

传媒学院:史长昊

外国语学院:赵秋宇

继续教育学院:赵祎

艺术设计学院:颜梦珍

经济与金融学院:王世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杨堰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家程

希望获奖的院系代表能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汉院学子开拓创新思维、自主创业。

做大做强做亮农业研发产业,探索实践创新熟知农业特色。本次讲座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星明教授为我们做分享。

导师介绍:

湖北省旅游发展决策咨询专家

湖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湖北省高等院校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兼任华中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同心·院士专家服务团”副团长

李星明教授以湖北英山茶香小镇为例,阐释了他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旅游村镇的开发与乡村创业”的研究历程,使上半场讲座达到了全场高潮。通过一组组图片展示,我们认识到原有自然生产景观已发展成一种自然+旅游观光的现代农业旅游趋势。

为什么会选择英山这个小县城来进行产业研究呢?李教授谈到,英山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根据历史的梳理、自然环境的考察,对村镇文化主题进行精准定位。其设计理念也紧扣我国传统的诗词文化,让书本中的文字活起来,着力打造了七座文化底蕴浓厚的茶坊。

基于文化如何开辟创业的思想路径,李教授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最终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上半场讲座以李星明教授的研究结论与讨论收尾,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整,全体工作人员和学员们依旧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下半场的分享。

首先武汉创真团队代表张海涛学长受创真创始人王为学长委托为我们讲述他的创业故事,农业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潜力也足够大。基于这一现状并接受袁宝国等几位农业博士的指点后,王为决定在农业方面开始他的第一次创业,之后也小有成就,尤其团队新研发的被誉为“湖北绿菜苔第一品牌”的绿菜苔,口感脆甜,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截至2019年年底该菜苔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0亩。张海涛学长提到王为学长还具有一种优秀的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疫情期间,志愿为武汉灾区配送一箱箱有机绿色蔬菜,为武汉再次焕发生机贡献了一份力量。让我们为王为学长点赞!

分享过后,学员们集中观看了《乡村振兴》视频。视频中天下星农创始人、“褚橙”品牌策划人胡海卿对如何打造优秀农产品品牌发表演讲。他强调打造优秀农产品首先要注重产品品质,赋予中国品牌的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体验;其次要讲好品牌故事,利于扩大客源;最后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打造特色农产品。

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下一股热潮,当代青年作为新时代奔涌的后浪,被给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正确理性认识中国农业,了解乡村振兴,为大家以后的创新创业开拓思路,这也是我们创业教育学院的初衷!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