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学党史(第九期):新形势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1-06-03  作者:  浏览量:4325

2002125日至6日,党的十六大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西柏坡之行,展现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和追求。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本篇将着眼于我们党在跨入新世纪以来提出的方针与政策,重点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等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党自身建设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江泽民在2000年春进一步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阐述。大会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大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0038月底9月初,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3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作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党的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纲领,提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此后,根据“社会更加和谐”要求,先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随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为了改善广大农民生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2005年废止农业税。同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后,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新布局。

小知识科普

问:中国迈入高铁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答:20088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高铁时代。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