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汉口学院学生骨干座谈会旨在搭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倾听同学们对校园生活教学管理、自身未来发展、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等方面的真实想法,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
本次座谈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夏周志主持。
\ | /
★
聚焦会议·关注校园
![]()
座谈会开始前,刘怡国校长列举了近期在网络上掀起热潮的DeepSeek以及王兴兴等人(事)例,阐明了近年来科技发展引发的新科技浪潮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而引出本次座谈会的主题:围绕新时代科技革命,结合自身规划,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提议。
![]()
![]()
聚焦会议·关注学习
![]()
01
文法学院2022级龚世喆
![]()
大学生发展的三个方向考研、考公、创业,我们要清楚认识目标,以及学校对于三个方向大力支持。对于学校而言:目前可以开展有关于AI应用方面的培训,可以利用AI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
02
文法学院2022级李坷蔚
![]()
目前AI与大学生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与时代同步,将AI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检索,打破学科界限,强化思考,不受AI思想制约。
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级成可嘉
![]()
编程学习需兼顾自主性与技术辅助。呼吁开放“AI代码实验室”,提供智能纠错与项目优化工具,例如通过GitHub Copilot辅助完成课设代码;同时举办“AI算法挑战赛”,以校园场景命题(如教室节能系统设计),将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
04
文法学院2022级柴诗雨

AI是职业规划的“导航仪”,但需警惕依赖风险。提议增设“AI+法律职业探索”选修课,利用大数据分析律所招聘趋势,结合模拟面试AI工具,帮助学生明确学历与能力的平衡点,避免盲目内卷。
05
艺术设计学院2022级冯思甜
![]()
科技赋能创意,掌握技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跳出AI的局限性,提高艺术素养。艺术创作需平衡科技与人文。提议在陶艺工坊引入AI建模工具,学生先用算法生成3D设计图,再通过手工塑形、上釉深化作品,展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06
文法学院2022级付婷
![]()
AI带来的资源,辅助学习,向外看世界,向内修本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德才兼备。AI是拓展视野的“云导师”。建议开设“AI伦理辩论赛”,围绕“ChatGPT对学术诚信的影响”等议题,在思辨中强化德才兼备的核心素养。
0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级牛成煜
![]()
AI让生活更便利,辅助工作,可以用AI简化代码调试,但创新仍需自主探索,AI无法替代工作,我们大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方向,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08
经济与金融学院2022级袁梦琪
![]()
大多数大一比较迷茫,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可利用大数据了解社会需求,辅助就业,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并且AI无法替代所有行业。
09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姚瑞
![]()
AI与科技兴国,利用AI制表查错,人工智能见识广与思考能力强,AI无法达到人的共情能力,无法了解人文风俗,AI很便利,可以帮我们规划未来,自动化机器人、创新、为社会提供便利。
10
经济与金融学院2022级程焓
![]()
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生活,AI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带来机会,银行模拟,提高能力,AI模拟实战是课堂延伸。
11
管理学院2022级汪全进
AI为我们重塑生活,提供方便,挑战杯,萝卜快跑,电子化等AI的应用对学校教育进行资源整合,经济转型。在的大环境中积极进取,争取机会,不被淘汰,春晚上机器人表演为我们提高见识与启发,财务电子化是未来趋势。
12
外国语学院2022级马绘翔
AI的翻译技术取代纯语言类工作,竞争力弱,拓展复合型能力,利用AI科技教育传媒、传播中国文化,利用平台以英语为工具讲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13
管理学院2022级刘秀南
AI与人类是共生关系,AI代替面试(人力资源管理)AI无法替代人才的深度发掘,性格与团队的结合度,人利用自身直觉去判断,这些是无法替代的。软技能:情绪管理能力,接收能力,职场知识,自我提升:阅读培训丰富自己。
14
文法学院2022级许文彬
思维方式的转变,拓宽思维,深入思考跨学科思考结合自身专业思考,应对就业冲击,跨学科多涉及知识,提高自己在市场方面的竞争力,人工智能无法深入细致分析内涵,提倡大学生不能过多依赖AI。
15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张书豪
智能屏幕智能操控,更加便利,能更好显示实验数据,数据更加准确,大屏幕设备,摄像头点名,课前预习总结,利用AI搜寻备考资料。
1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李彩珏
通信专业前景,与AI行业相关,AI生成图片视频,文字脚本,减少工作量,带来启发,借助AI工具来考研、检索,但需要我们自己培养自主能力与创新精神。
17
传媒学院2022级吴芷汀
AI赋能内容生产,但创意需人文内核。AI可以辅助完成校园新闻稿框架,提议开设“深度采写实训课”,要求学生实地采访后结合AI优化内容,培养“技术为故事服务”的媒体人。
18
音乐学院2023级颜珏琦
科技不是音乐创作的旁观者,作曲、作词、机器人舞蹈等,AI无法取代人类,音乐创作演奏有着创作者的情感,AI保持音乐艺术的纯粹性,不该成为削弱音乐艺术的工具。
19
音乐学院2022级王怡萍
对兴趣与学习提供建议,提供符合自身的学习规划,提供意见与参考,挑战,失去1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合作,削弱自己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0
传媒学院2022级成玉婷
AI无法取代人类,人是生命体,是有着丰富的感情,AI是网络素材的整合,但是剧本创作会生硬,人永远是主题,AI只是工具。学校可提供对口的岗位去实习,给更多学生提供机会,打破信息壁垒。
21
航空与智能制造学院2021级褚雅俊
两个因素,人才市场大学生人数过多:四考,AI浪潮时代,deep seek开源,进入AI领域门槛低,未来时代90%工作被取代,但无法取代在AI背后操作的人。
在座谈会的最后环节,刘校长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在当今时代,创新思想至关重要,还必须要有对时代的认知。这种认知涵盖了所有知识,包括所处的环境、人以及事物的发展观与价值观。此外,刘校长强调大学生需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自我管理能力,以养成良好习惯;二是时间管理能力;三是学会自觉自发的创新创业能力。人生的失败取决于短板,而人生的成功取决于长板(自身优势之处),倡导人优我优,向善向上向光。科技为帆,人文为舵。愿每位学子既善用AI提效,更深耕专业、锤炼品格,在课堂、实验室、社团中书写属于自己的“AI时代成长故事”。
至此,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