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2025年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校与罗田县团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25年7月14号下午开展“暑期学堂”社会实践合作交流会。在罗田当地团委的重视、支持下,进行为期20天的暑期学堂社会实践活动,我校衷心感谢罗田县团委对汉口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支持!罗田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基层治理场景,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课堂。
罗田县团委书记周海对汉口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泪欢迎,并介绍了罗田当地的基本情况。双方交流重点分为以下几点:
1.自身安全
提到生活交通方面,住宿方面,有问题及时沟通。双方要多开会碰头,相互交流,互相进步保障是第一位的。
2.课程设计
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系统化课程设计。三个结合:结合专业特长,结合小朋友们的文化课程,结合罗田中心工作。同时开展防溺水课程,防性侵(会有专门安排人员),法治课程等课程宣传,开展团省委课程包。特色课程自行开展尝试,注重宣传。
3.红色精神传承
一个英雄故事一节课,传承红色精神。
4.效果宣传
宣传不是“形式化的附加项”,而是让“三下乡”的服务价值外溢、育人意义深化、社会参与扩大的重要纽带,能让短期实践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同时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三个社区。楠竹林社区书记胡慧、皇庙岗社区书记黄笑梅、官渡河社区书记蔡志娟。表示对汉口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各个社区及其学生的基本情况。双方进行开课前交流,为加深双方彼此间的了解,以及课程最终的安排。
汉口学院团委副书记夏周志在交流中表示,衷心感谢罗田县团委长期支持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罗田的红色文化与基层场景为学子提供了宝贵课堂,暑期学堂项目实现学生与留守儿童“双向成长”。今年我校15名志愿者服务3个社区,开设学业辅导、安全教育、非遗传承等课程,孩子们的笑容让我们倍感珍贵。期待与罗田建立“需求-资源”对接机制,拓展周末支教、心灵关爱等项目,并在乡村振兴、红色研学等领域深化合作,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双方都紧扣“校地合作、服务基层”的核心,汉口学院侧重“育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罗田县团委侧重“基层需求与共赢发展”。通过具体案例、数据支撑和务实建议,既能展现已有成果,也能为未来合作指明方向,最终实现“高校得实践、地方得助力、群众得实惠”的多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