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之行 唤醒窑火淬炼的历史
为了深入学习并贯彻宣传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传承中华优秀非遗文化。“青韵传薪,瓷火燎原”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前往景德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助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在6月28日下午,高铁越过荆楚大地的丘陵与岗垄,“青韵传薪 瓷火燎原”的实践团队迈入了陶瓷古镇——景德镇,揭开独属于江南地区的文化魅力的一角。
实践团队踏到了上世纪的工业遗产与新时代的陶艺聚落——陶溪川。在这里既留存了60米高的“包豪斯风格”烟囱、 1960年代隧道窑和煤烧圆窑的遗址。也打造了一系列现代陶瓷集市,为文艺青年提供创业和就业机会,让工业骨骼呼吸青年气息。在这里,实践团队深入与年轻艺术家进行交流学习,了解现代陶瓷的创作风格。
在调研陶溪川的过程中,“青韵传薪,瓷火燎原”实践团队有幸采访了汝窑与柏采窑的传承人,了解到汝窑与柏采窑的生产过程以及各类系列瓷器的纹饰和颜色的深层底蕴。
汝窑,有“名瓷之首,汝窑为魅”的美称,汝窑主要作为宫廷用器,它有古朴、雅致、柔丽精细等特点,主要追求“天工与清新”的境界,被誉为中国最完美的青瓷。
柏采窑源自台湾,由台湾陶艺家何柏辉先生和御茶园董事长陈昌道先生创立,致力于传承中国精湛的官窑—宋代汝窑烧造技艺。采用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手工艺。柏采窑胎土细腻,胎骨紧密,融合了纯天然的釉料配方,以“还原焰”烧制,烧制过后的瓷器品质优良,釉色稳定,色泽独特。每一件展出的汝窑瓷器背后,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对美的追求与传承。
在6月29日上午,“青韵传薪,瓷火燎原”实践团队怀揣着对陶瓷艺术的崇敬之情,来到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圣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团队观摩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陶器的九大展厅,了解了各个历史时期陶瓷的品类和纹饰以及颜色变化。团队还拍摄了简单粗旷的原始彩陶、大气饱满的唐三彩、含蓄隽永的宋影青、淡雅朴素的元青花等各个时期的特色瓷器,以便后期进行研究和整理。实践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学习,能够让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陶瓷艺术,助力陶瓷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青韵传薪"的实践旅程仍在继续,“青韵传薪,瓷火燎原”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文化使命。在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深度融合的今天,中国青年既要成为非遗技艺的守护者,更要勇做文化创新的开拓者。正如陶溪川的窑火永不熄灭,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代青年以青春之力注入时代活力,让千年瓷韵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