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院学子青春实践行:筑梦黄石,爱心课堂
日期:2025-09-02  作者:  浏览量:3

7月,汉口学院管理学院六初婳志愿服务队怀揣着“情系乡土教育,播撒青春星火”的滚烫热忱,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土库完全小学,开展以“筑梦黄石,爱心课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课程为桥:搭建多元成长的阶梯

汉口学院管理学院六初婳志愿服务队为土库完全小学的孩子们设计“基础+特色”双轨课程体系。基础课程覆盖语文、数学、英语三大核心学科。志愿者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通过系统讲解与针对性指导实施教学。语文课堂中,志愿者以故事导入课文内容;数学课程里,将公式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英语教学则借助趣味对话和动画片段开展。特色课程以“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为纲,包含红色德育、趣味体育、美育创作及劳作实践拓展生活体验等类别,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矩阵,采用“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的融合模式。其中,钟文静同学主讲《留住长江的微笑》德育课程,以具体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长江的生态价值与保护责任。趣味体育课设置团队游戏,美育创作课组织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劳作实践课安排种植体验活动。

图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学生进行课程宣讲。朱灿 供图

产业为镜: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

课程之外,实践团还探访了阳新紫苏种植基地。实践团与基地负责人进行座谈,同时开展实地调研。其间,成员们了解紫苏的种植技术、生长周期、产量及市场需求等信息,实地查看紫苏生长状态,向种植户询问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掌握该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与产销链条,包括从紫苏采摘、晾晒、加工成紫苏酱、紫苏油等产品,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的全流程,获取相关数据。此次探访为实践团后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积累经验,也为青年力量融入乡村振兴提供具体路径。

图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阳新紫苏种植基地。朱灿 供图

文化为脉:触摸乡土深处的根与魂

实践团走进阳新县博物馆,通过馆内文物展品与历史文献了解阳新县的发展脉络。成员们参观从古代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到近代革命文物等展品,听取讲解员对阳新县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介绍。志愿者用镜头记录博物馆内相关内容,在笔记本上摘抄当地民俗故事,包括阳新布贴的制作技艺和传统节日习俗等,这些素材被用于课堂讲解。实践团成员前往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园内苍松翠柏环绕着高耸的纪念碑,成员们在纪念碑前鞠躬。随后,成员们走进烈士纪念馆,聆听英雄事迹。

图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烈士纪念馆参观。 祝珺 供图

倾听微光:照亮持续帮扶的方向

实践接近尾声时,团队对土库完全小学的学生、老师及校长进行了深入采访,多维度了解学校的教育现状。采访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孩子们的学习需求、老师们的教学感悟、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规划,以及各方对暑期学堂的反馈与期待。采访中,土库完全小学校长石义刚提及举办本次托管班是为了最大程度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度过假期,同时希望志愿者们发现问题后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这些采访内容被详细记录,希望为助力学校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