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院学子青春实践行:巾帼引领聚磅礴伟力绘就建国村:经济腾、文化扬、乡景焕新辉
日期:2025-09-11  作者:  浏览量:0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一些村庄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建国村便是其中一颗。这里,有一位能力出众的女村书记刘建华携手宜昌检察院驻村书记张光军,带领村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壮丽篇章。让我们和汉口学院传媒学院三下乡学子一起走进河溶镇建国村,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蓬勃的发展活力。

                                                               

1

巾帼慧心:大棚里的致富密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建国村,那一片片整齐排列的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那成片的葡萄大棚,宛如绿色的海洋,孕育着村民们致富的希望。

       刘建华书记深知,规模化种植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她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大棚水果蔬菜种植,特别是将葡萄作为主打产业。为了确保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她四处奔走,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栽培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图片

驻村书记张光军为我们介绍了建国村的葡萄种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大棚内安装了智能温控系统,根据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采用了滴灌和喷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葡萄的水分供应。如今,建国村的葡萄颗粒饱满、口感香甜,深受市场欢迎,远销全国各地,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图片

除了葡萄,大棚里还种植了各种时令蔬菜和水果。村民们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种植时间,实现了全年不间断供应。这种规模化、特色化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

稻谷梦想: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光军书记在采访中回答:“这些年上班一直也是在想着怎么回报家乡,给家乡做点什么实事。要让建国村早一点富起来,首先要围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发展。乡村的发展重点还是要以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带动我们全体村民更好的走向致富道路。在发展规划上,我们和村两委班子一起讨论制定了一个叫‘强产新村农业融合,数字赋能和美共富’这个发展规划。那么在这一块我们的规划也同时要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的衔接。”

图片

“这个一粒稻谷的梦想,当初是我们村委会和我们驻村工作队一起想要打造的一个品牌。现在随着学生们的研学,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把“一粒稻谷的梦想”做成让它走近我们的生活,帮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的稻谷的成长,最后吃到的是我们放心的粮食。”张书记解释道。

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携手,精心打造了这个品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承载着以产业为引擎,带动全体村民踏上致富路的深厚意义。

图片

在这里,人们能亲眼见证稻谷从播种到收获的成长历程,深入了解每一粒粮食背后的故事。这不仅推广了建国村的优质产品,更让大家吃上了放心粮。

      “一粒稻谷的梦想”,是建国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相信在各方努力下,这粒梦想的种子定能在建国村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

3

文脉流芳:旧址里的精神滋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河溶中学旧址承载着建国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64年2月,国家原副主席董必武为原河溶中学题写校名:“湖北省当阳县河溶中学”,同时题词:“因地制宜为集体农民兴利,实事求是教青年子弟读书”。这副题词不仅是对河溶中学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建国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深刻指引。

图片

       刘书记和张书记十分重视对河溶中学旧址的保护和利用。他们组织村民对旧址进行了修缮和整理,将其打造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传承场所。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村民们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

同时,他们还注重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改善村里的教育条件,鼓励村民重视子女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他们的倡导下,建国村形成了尊师重教、崇尚知识的良好风尚,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4

数字赋能:开启未来新征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建国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建设。

       刘书记和张书记认识到,数字技术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村庄的信息化水平。在农业生产方面,推广应用智能农业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在乡村治理方面,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在民生服务方面,开展线上政务服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方便村民的生活。

图片

他们引导村民发扬诚信经营的传统美德,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他们积极支持村民创业就业,鼓励村民开展特色商业经营。在村里建设了商业街,吸引了众多商家入驻,形成了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同时,两位书记还注重加强村民之间的团结协作,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邻里互助等活动,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他们的带领下,建国村先后获得了2020年湖北省级减灾示范社区、2022年当阳市“美化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图片

       此外,他们还注重培养村民的数字素养,开展数字技能培训,让村民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在他们的努力下,建国村的数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村庄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参与村庄的各项活动过程中,我们真正融入了这片土地。在农业大棚里帮忙时,我们跟着村民们一起劳作,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和劳动的快乐。当看到那一串串饱满的葡萄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一刻,我们不再是局外人,而是建国村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次三下乡活动,也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全新的感悟。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繁荣,更是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建国村,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看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积累,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要以建国村为榜样,学习刘书记和张书记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