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日期:2025-02-24  作者:  浏览量:127

                                                                                  团字〔2025〕3号

 

                                     关于举办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湖北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青春力量。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于2024年12月26 日至2025年3月下旬举办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4月上旬

二、参赛对象

凡我校在202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专科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可与外校合作,但第一作者必须为本校学生)

三、作品类别

每名学生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此处为2023年第十八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类,实际分类以具体通知为准)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对象仅限本专科生)。作品分类如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需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3.科技发明制作。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至E类。

注意事项:相较第十七届,第十八届“挑战杯”创新赛通知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表述删除了以下内容:“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即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论文无法报送。

四、 参赛作品相关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1) 个人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2) 集体作品: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且不超过8人。

五、 参赛日程安排

1.建立“挑战杯”竞赛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共青团汉口学院委员会,由教务处、学工部、科研处、创业教育学院等单位和组织共同参与组织协调,指导全校各院系师生参加竞赛。

2.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2月15日,作者选题、查找资料,做前期准备工作。作者要确立大纲、框架,并开始准备作品。

3.2025年3月上旬,基本完成作品、填写作品申报表,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确定作品最终定稿。

4.2025年3月20日为校内截止日期。所有参赛作品须严格按照大赛作品格式进行排版和修改,并将作品电子版及纸质版报送校团委,校团委将在后续发布具体报送渠道和要求。

5.2025年3月下旬,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校内竞赛的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湖北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6.2025年4月中旬进行省级初评;5月中旬,举行省级终审决赛;5月下旬至6月上旬,确定参加全国竞赛的作品。

根据团中央举办国赛的相关要求,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接受社会监督。若收到投诉,主办单位有关部门将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取消该作品所获奖励,重新计算 作者所在学校团体总分及名次;如确认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等严重违规行为,该学校团体总分为零,取消该学校所获得的集体奖项,并视情况追究作品作者和所在学校相关责任。

六、相关事宜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挑战杯”竞赛是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要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其列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 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各单位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科技性和普遍性,特别是发动阶段和申报阶段,要通过设立专门工作组、完善保障政策、运用媒体手段等方式,发布竞赛消息,接受学生咨询,进行广泛动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对于未进入校级决赛的作品要进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帮助参赛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各单位可对重点项目在经费和指导力量上给予支持。

(三) 坚持宗旨,完善机制。各单位要坚持育人宗旨,把人才培养作为“挑战杯”竞赛的首要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各分团委要负责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工作,制定长期规划,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各单位要制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更好地扶持、激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尝试建立参赛作品转化服务机制,争取本地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支持,为参赛和获奖项目的转化提供服务,推动学生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等方面实现更加紧密、有效地结合。

(四)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单位要积极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使“挑战杯”的品牌在学校中和社会上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要注重做好竞赛的前期宣传工作,为竞赛组织发动和有序开展打好基础。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共青团汉口学院委员会创业教育学院

                                                                                                                       2025年2月24日

附件1: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有关情况说明

附件2: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

附件3: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原创承诺书附件4: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关于举办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pdf

附件1:

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有关情况说明

1.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3.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

(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等相关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省级竞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4.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申报学校需签订承诺书,承诺作品符合“挑战杯”竞赛申报作品的要求,接受竞赛组委会抽查。参赛作品必须于申报前将作品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在学校官方网站主页上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并将公示截图随作品一同报送。多个学校学生合作申报的项目,须注明学生、学校信息并在学生所在学校均进行公示,公示完毕后各成员须协商明确唯一的项目申报单位。

5.原则上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省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12件,要为在校级赛事中获得高奖次的作品。

6.参加省赛的项目需在大赛官方平台申报,申报链接另行公布。同时,电子版材料(刻录光盘)报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在系统上传的参赛作品和附件材料务必先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屏蔽)再上传,寄送的光盘材料也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屏蔽)。

7.每项参赛作品只能选择参加一个与作品内容方向相符的类别,组委会秘书处对作品进行审查,并按照类别对参加省赛作品进行公示,如有疑问请向组委会进行举报,公示期结束后不能更改类别,且不受理任何形式的举报。

8.作品评审采取盲评形式,作品内容中不得出现与作者或所在单位相关的信息。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9.根据团中央青发部2025年工作要点,第十九届“挑战杯” 竞赛将配套红色主题活动、“揭榜挂帅”专项赛、“人工智能+” 专项赛等。“揭榜挂帅”专项赛榜题征集预通知已发布,其他活动安排待具体通知。 “揭榜挂帅”专项赛往届通知:

https://mp.weixin.qq.com/s/ywyhaF6i75JYgovU8k0tuw

https://mpwe ixin.qq.com/s/OTUAK_gPHqZTDCzhxBqpzQ

红色专项活动往届通知:

https://mp.we ixin.qq.com/s/3D0AECCSKxCHG1K4nJWFgQ

黑科技展示活动往届通知: https://mp.we ixin.qq.com/s/0rSbyCX4GgyiLS6AAeWDDA。

附件2:

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代表院系






团队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院系

专业

备注

(负责人)

























指导老师

姓名

性别

职称

联系方式

所在单位











项目简介






备注






附件3:

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原创承诺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承诺内容

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

我单位及参赛团队已充分知晓并自愿接受《关于组织开展汉口学院第十一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要求,谨作出如下承诺:

本单位及参赛团队保证参加汉口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的所有权为参赛团队所有。如出现侵权行为,由本单位及参赛团队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本单位及参赛团队保证此承诺真实可靠,并履行本承诺。如有违反而导致主办单位损失的,主办单位有权就因此所受到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提出索赔。同时,主办单位保留取消承诺单位及团队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的权利。

本承诺书自参赛作品推荐单位及参赛团队负责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推荐单位:(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团队负责人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附件4:

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姓名

联系方式

QQ

负责院系

张妙妍

17305603670

768174101

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谭净

15623368385

2225738009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常凯欣

15562840385

2113691152

传媒学院、航空智能与制造学院

陈睿

18329605282

28252334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陆广泽

15820033551

1458096972

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

姚邦明

19971431882

3295333813

经济与金融学院、管理学院

注:请参赛团队自行加入2025年“挑战杯”参赛群,QQ群号:809514748。

若有疑问及时反馈。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