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学党史(第四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全国性胜利
日期:2021-05-03  作者:  浏览量:339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经过一百多年的屈辱、战乱、探索和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重建家园。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支持下,拒绝中国人民的要求,企图依靠美国的支持,在中国继续维持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这是一个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的前途。此时的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内战危险严重存在。本篇将重点介绍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中的关键战役、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支前运动的相关内容。

一、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1945829日至1010

重庆谈判背景

19458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指出党的方针是:一方面坚决反对内战,不赞成内战,要阻止内战;另一方面,必须对国民党蒋介石可能发动的全面内战切实做好相应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蒋介石打内战的决心已定。但是,要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抗战刚刚结束,人民渴望和平;美、苏、英等国也不赞成中国内战;特别是国民党的精锐军队远在抗战后方的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于814日、20日、23日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局势和国民党的内战阴谋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应当因势利导,首先是反映人民在长期战乱后休养生息的强烈意愿,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谈判,既可以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也可以争取一段时间来做好应变的准备。中共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政治口号,毛泽东接受邀请赴重庆谈判,同时人民军队作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各种准备。

重庆谈判过程

1945828日下午336分,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乘坐的476650号军用飞机在重庆九龙坡机场着陆。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中山装的毛泽东第一个走出机舱,并向在场的人们挥手致意。

重庆谈判的过程十分艰难曲折。历经40多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基本达成协议,准备签署《双十协定》。然而就在协议签署的前两天,为毛泽东举行欢送宴会时,发生了李少石遇害事件。

109日,案情基本查清,这是一次交通事故引发的偶然事件,并没有复杂政治背景。1011日下午,毛泽东安全返回延安。

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得到国民党方面承认,成为战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根本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方针反映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愿望。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中达成“和平建国”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在政治上取得了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主动地位。

2.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解放区和抗日军队整编问题上,中共在谈判中坚持原则,决不轻易妥协让步,即便是在谈判陷入僵局,一度中断,蒋介石、赫尔利不断施加高压的情况下,中共仍然不为所惧。为什么?就是为了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原则。

3.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各民主党派的交往推动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凝聚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用真诚拉近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距离,与之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和更为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周恩来等赴渝谈判及与各民主党派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凝聚和发展,促进了民主党派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运动向前发展。

4.重庆谈判为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协议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会谈中采取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谈判技巧,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个前提下作出尽可能大的让步,使谈判最终向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这是人民力量的胜利,更是中国共产党谈判技巧的展现,为以后国共两党之间继续谈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解放战争关键战役

19466月至19552

中原突围(1946626日)

1946626日拂晓,国民党军开始向黄安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中原军区部队阵地大举进攻,占领沙窝、邓店、浒湾等地。这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中原突围属于解放战争中的第一阶阶段—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月)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鉴于中原解放区处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势孤力薄,多次指示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准备以主力向西突围,转移至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并在这些地区长期坚持,以牵制敌人,配合其他解放区作战。

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和堵截,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

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6月)

挺进大别山是1947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属于解放战争中的第二阶段-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月)

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大战役(19489月至19491月)

19489月至1949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歼敌154万余人,这场由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组织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略决战,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属于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2月)

辽沈战役(1948912日至1948112日)的具体领导人是林彪、罗荣桓,战役首先从攻打锦州、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开始。10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全歼守敌近9万人。

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后,立即合围并全歼沈阳出援锦州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随后乘胜追击,于112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解放。此次战役使得东北野战军成为了一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队,为之后的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淮海战役(1948116日至1949110日)的具体领导人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投入了60万军队,而国民党则投入了80万,这场战役可以说我军的兵力装备都处于劣势,人民解放军在作战中采取将敌军重兵集团多次分割、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办法,因此淮海战役的胜利也被称之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经此一役,南线国民党军队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获得解放,同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国民党反动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平津战役(19481129日至1949131日)具体领导人是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这次战役中,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最少的,仅仅伤亡了3.9万人。在这次战役之后,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此次战役一举将华北大部分地区解放,同时和平解放北平,对于国民党的士气打击也是非常大的,这也为之后的解放战争进程加速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非常罕见。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针对东北、华东、华北三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作战方针,全面地运用“十大军事原则”,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城市及地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集中优势兵力和全部消灭敌军的强大兵团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大规模的运动战、阵地战和城市攻坚战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结合起来。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发展。

昌都战役(1950106日—24日)

随着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战争的规模趋于中小型。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策划下,不仅拒绝中央提出的和平谈判,反而继续进行背叛祖国的活动,更加积极地扩军备战。

在与西藏当局和平谈判毫无进展时,为了排除阻力,以战求和,尽早尽快的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驱逐出西藏,维护祖国统一,解放西藏人民,人民解放军被迫举行昌都战役。

1950106日至24日,昌都战役历经19天,先后打了20多仗,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可以说,在昌都战役中,藏军主力已被消灭。昌都战役不是为战而战,也不是只为消灭藏军和解放昌都而战,仍是为和谈而战,打下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

三、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支前运动

广大支前群众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用肩挑、车推、驴驮、船运等方法,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将伤病员送到后方救治。在四平、苏中、鲁南、孟良崮、济南等战役中,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有力保证了人民军队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在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人民战争画卷。

据统计,三大战役共动员支前民工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支前的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在千里运输线上,奔流着一支亘古罕见的支前大军,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饥寒,依靠人力和落后的工具,翻山越岭,破冰渡河,谱写着一曲人民战争的动人凯歌,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和无数的英雄模范。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有力地保证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小知识科普

问:“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句话是形容哪一事件?

答:“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主力军队基本被消灭,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的战斗号召。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防线全线崩溃,蒋介石不得已作出有条件的“求和”声明。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19481230日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贺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问:“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谁提出的?

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1946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解放战争爆发后,面对国共双方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外来援助等的悬殊差距和国际上对我不利的形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悲观倾向,不敢用革命的手段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为了批判上述思想,坚定全国军民革命必胜的信心,毛泽东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述,阐明了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敢于同他们斗争、敢于去夺取胜利。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一经提出,立刻传遍国内外,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必胜信心。

收藏本页